网站导航

电话
短信
地图
News

新闻资讯

分类
彩神宁波服装产业百家争鸣时间:2025-01-12 12:09:50

  彩神浙江省经贸委、宁波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宁波市服装协会领导,大学和研究部门的有关专家,部分服装企业领导以及媒体记者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松才主持。与会的各界代表一致推崇宁波建设“三服一城”和打造服装名城的构想;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对“三服一城”的看法和建议。

  宁波市经委副主任周学明:“三服一城”是宁波服装产业、宁波服装文化、宁波服博会和宁波城市的简称。“三服一城”理念的提出,不是盲目地哗众取宠,更不是简单的语言和词语总结,它是对宁波服博会和宁波服装节十年举办历史的系统总结;是对宁波服博会宗旨的理性思考;是把宁波服装产业、服装文化、服交会三位一体地推进,实现优势互补。其目标是建设中国服装名城。

  从认识层面而言,“三服一城”既是相互依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系统工程,又是服装产业、服装文化、服博会和“服装名城”建设的有效互动发展模式;从实践层面而言,服装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宁波服装文化是发展动力,宁波服博会是展示平台和载体,打造中国服装名城是目的。

  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利权:“三服一城”的定位和思路,标志着服装从本体产业向服务产业的提升和服装与文化、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把握了服装产业、服装文化与服装名城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整体提高的自身要求和内在联系。

  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朱美燕:“三服一城”理念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它把宁波服装产业、宁波服装文化、中国服交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宁波服装产业链进行重组,进而做大做强宁波服装产业。

  宁波市纺织行业办副主任周安邦:宁波服装业在全国的地位是通过宁波纺织服装业几辈人的努力确立的。三服一城理念对宁波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与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三服一城”的理念,我认为“一城”是主体,“三服”是辅体,“三服”与“一城”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引领与被引领的关系。宁波建设服装名城,应在以下方面出名。

  第一,要“名”在服装的产品质量上。米兰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的产品质量特别好。如果宁波的产品质量评分平均值都能够达到4分以上,就可以真正成为一个服装名城。因为在实际质量检验中,服装质量最高分是4.5分,国家合格标准最低平均分是3.5分。

  第二,要“名”在组合规模的巨大和服装种类的齐全上。宁波的服装产业数量不一定要全国第一,但是宁波服装的产能、销售额、利税、规模等要达到全国第一。像名牌男装、名牌女装、名牌休闲装、名牌体育装等宁波要样样具备,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宁波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中国男装名城。

  第三,要“名”在时尚设计和流行发布上。每年都要有数次世界级的春夏季服装、秋冬季服装在宁波发布,这些品牌和设计师将要以在宁波发布服装为荣。

  第四,要“名”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十年来,宁波所举办的宁波服装博览会、交易会,名称应该改一下,应该叫做“国际服装宁波博览会、国际服装宁波交易会”。这么考虑问题能够改变人的思路,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五,要“名”在与博览会相配套的各项设施完备和服务到位上。宁波要能够配备国际档次的展会服务、酒店供应、旅游休闲等等条件,要能够提供最好的最全面的各项服务。

  第六,要“名”在打造知名度上。关于这一点,宁波的底子已经打得很好了。如果将来某一天有人问:“世界上最大的男装、女装、童装、休闲装、体育服装、针织装企业在哪里?世界上生产服装最好的企业在哪里?”而回答只有一个:“宁波。”那就可以了。

  第七,要“名”在服装品牌普及上。中国名牌首先要普及,现在的品牌普及确实非常的狭窄。现在宁波的女装中国名牌一个都没有,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中国女装第一,那么宁波可能就能与时尚两个字联系起来。

  宁波服交会要成为更加专业的展会,同时,展会的招商也应该有更强的针对性;此外,专业会展机构要做好前、中、后道的服务,中介机构的分包制合作办展将会成为趋势。

  作为宁波唯一的服装行业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作好政府帮手,对处于转型和提升期的企业进行正确引导和协助,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服装名城应该是一个各式服装面料、成衣、男女时装流行趋势的发布地,它云集了著名的服装品牌,有服装交易的良好平台,有时尚的杂志和报纸,有相应的人才培训培养机构、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有活力四射的城市管理与运行机制,有相当发展实力的经济基础,有底蕴深厚的服装文化氛围。

  服装名城本质上就是文化名城。文化的高度渗透性和关联性在服装中体现得极为充分,而这正是服装文化在培育和提升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要发掘服装产业的文化属性和服装博览会的文化功能,培育文化都市,注重设计、品牌、消费文化的整体提升,发挥服装文化对服装产业、服装博览会和服装名城的支持作用。

  虚拟经营作为一种企业组织模式,其宗旨和灵魂是企业营造和控制优势的有限、关键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整合外部核心资源,实现企业完整的功能,发挥最大效率,达到整体提升竞争力的效果。

  宁波服装业要在加速来临的时尚化品牌时代再占鳌头,就要加速提升宁波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鉴于此,宁波服装业实施虚拟经营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选择虚拟生产或虚拟生产与虚拟营销并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的到来,如何在全球产业背景下重新找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定位,是每位企业家首要考虑的大问题。

  从服装协会的角度来看本届服交会,其转型方向应是:政府转变原来大包大揽、全程操办的角色和职能,改由部分委托专业机构或组织来承办;将原来招商中相对“重客轻商”逐步转变为“重客更重商”;提升为产业链方面服务的档次。

  对于重组服装产业链这一做法来说,政府要加强方向性引导,要适时给予企业相应政策扶持,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搭建好形成宁波服装品牌团队的有效平台;服装企业要不断强化产品研发与设计、展示与营销,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实施品牌与资本的运作。

  要依靠原有的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将纺织与服装紧密联系起来。有人提出纺织与服装合在一起讲的说法,这是不对的,从统计的角度来看,这两个行业分别有各自的特点,纺织行业更看重科学技术含量,而服装则更侧重设计、色彩等艺术含量。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考虑将技术的含量加入进来,让服装的生产更贴近面料的生产,让面料的发展也能够充分地反映到服装上去。

  宁波纺织服装学院正在引入外界院校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求达到提高自身素质和为企业服务,实现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宁波大众时尚氛围的目标。

  服装行业的三个转移,即服装业本身主业的转移、宁波服装基地往内地转移、营销中心往一线城市转移。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采用三种措施:要注重审计师、经营人才、品牌推广的引进和交流平台的建立;创造条件,让外地时尚人才来宁波发展;借助媒体优势营造时尚氛围。

  最好每年的服装节都有一个主题活动。比如政府可以推出一个五年计划,明年搞“品牌一条街”、后年搞“人才中心”、再是“设计中心”,一个一个将它结合起来,宁波服装的名声自然就会响亮起来。

  宁波不时尚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为做女装的比较少。但是近几年宁波女装的发展速度很快,以60%—70%的速度增长,发展是良性的。企业希望在这方面政府能有一些产业引导,让更多的女装企业在宁波落户。二是因为国际化的公司少。像上海、北京这些城市的外资企业多,这些企业对员工的着装有明确要求,这也是促进时尚产业发展的动力。

  因此,要提高一个城市的时尚感应该从女装着手。如果一个城市中的女性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话,那这个城市自然就时尚起来了。我们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去看,他们那里女性的着装是很讲究的。总体来讲,女装对时尚是很关键的,所以政府应引导更多的女装企业进来或者让更多企业转型做女装,这对城市时尚感的建立,对人才培养、形成一个统一的产业链、产业机制都是很好的。

  浙江省经贸委轻工纺织行业管理办主任王晓光:要把服装名城作为一个课题实施,并将其变成一种现实可操作的行为。专家要寻找国内外打造名城的规律,比如历史文化积淀的作用、媒体宣传的作用等,并找出宁波的优势和有潜能的发展要素,借此打造服装名城;企业可以从经营第一线的角度出发,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建议,落实打造服装名城的行动,使“三服一城”的总体规划、思路能体现经济发展、宁波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松才:研讨会谈到了理念、文化、资源、模式,谈到了服装潮流、人才交流、政府扶持,既有对行业的展望,也有深层的产业忧虑,这对宁波下一步的服装名城建设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服装节应该把精力都集中在服装博览会上。刚起步的时候,由于服装节的名气不够大,所以做了很多文化层面的活动,现在要把工作中心放在为企业服务的层面上来,政府要为企业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

  服装节要务实、务实、再务实,少一些理论的东西、少一些炒作的东西,多为产业和企业送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

  因此,明年服装节的四个定位可以是:时尚的理念传播、优秀人才的集聚、服博会无限商机的提供、有效的实事推动。

  由宁波市政府主办的宁波国际服装节一直是宁波人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被寄予众多“厚望”的服装节,在长期承载“经济、文化、娱乐”等重任的历史年轮中,逐渐显露出十年风雨洗礼过后的从容淡定。有人对它怀有坚守的深厚感情,有人对它抱有变革的殷切期盼。

  在政府、企业、服装客商与买家、市民这四大“家长”之中,政府的权威力量是毋庸置疑的。服装节该坚守什么,该变革什么?对此,大批企业、市民,客商和买家,都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把服装节办得更加精彩。

  为此,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松才从四个客观的角度,剖析了宁波国际服装节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和潜在影响力。

  张松才说:“宁波服交会是宁波会展史上的一个显明标识。最初,因其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而广受瞩目。目前,服交会依然是最受政府关注的重要展会。”

  宁波会展业目前正成为宁波市现代服务业的亮点之一,几乎平均4天就有一个展会在宁波市举办,这为宁波带来了庞大的物流、信息流、客流、资金流,以及约60亿元的消费。宁波会展业的发展,服装节的功勋是不可抹煞的,它是宁波的一张亮丽名片。

  宁波服交会的成功,使宁波会展业有了个精彩的开端,也为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政府、企业对服交会的深厚感情是其他展会不可比拟的。但是,对服交会的创新和发展,始终是每一届服装节的重要话题。会展业在发展,服装节要创新,这是必然的。

  服装是宁波的优势产业。宁波有很多著名的大企业,但更多的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少数的大企业在最前端为宁波服装产业树立旗帜,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后方支撑着宁波整个服装产业。缺了谁,宁波的服装产业都形不成气候。

  办了十届服装节,对于服交会,大企业开始表示出犹豫和质疑,他们希望展会更精致、更专业,展会的发展要以“收”为方向;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对服交会的渴求又相当迫切,它们希望展会能办得更大更完善,以“放”为目标。

  究竟谁的需求更能反映出办展水平的真实面貌?服交会的天平要靠向哪边才能平衡?

  张松才说:“在服交会举办之初,宁波的服装企业不论大小,几乎都能从中受益,因为那时大家都具有相同的需求。现在一些企业做大做强了,品牌在全国铺开销售网点之后,它原来需要的‘码头’变成了‘国际码头’,而宁波服交会并不能为它提供更多的特殊供给,它们当然会感到不满足。”

  从中小企业积极的参展态势看,服交会给它们带来的收益显而易见。政府办展的“务实”体现在为绝大多数企业带来利益上。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成为宁波服装交易会的一项拓展取向。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服交会就与大企业“断交”了呢?“不是。”张松才说,“就好像宁波培养了一个模特,模特从宁波走向世界,她的舞台变大了,她不会再回到小舞台上走秀。企业也是一样,借助服交会走出去的企业,对服交会的心理诉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未必再有大的兴趣,但是别忘了,正因为我们依旧存在着这样一个专业平台,并依旧不遗余力地把这样的盛会推向全世界,才使得宁波的服装产业基础越来越扎实,这对大企业坚固、持续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很多人都说,宁波服装节的项目越来越丰富,反而削弱了“服装”这个专业领域的实际利益。

  文化和经贸是服装节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经贸活动中有交易、展示、签约、走秀、论坛、市区商场的金秋优惠等等,而文艺表演、招待晚宴、历代服饰展、与国际友好城市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等等则属于带有时尚元素的文化活动,两者存在着更为微妙,也更为深刻的制衡关系。

  张松才说:“服装节的文化活动很多,大众化、国际化、专业化是服装节文化活动的追求方向。青年、儿童等各年龄层的市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参与,还有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像宁波服装节从前年开始邀请了韩国、意大利、德国与宁波进行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类似这样的文化事件的传播、影响力都非常大。”

  虽然难以用更多的具体数据来对服装节的文化活动作实际统计,政府还是有办法找到一些评估依据来判断它对品牌企业的收效。比如企业的参与欲望、展会收入、服装节在网络上的点击率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宁波服装节的积极影响力正处于怎样的状态。

  “很多人说服装节文化大了,经贸却小了,这不是一种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论断。应该是经贸活动因文化活动而更精彩;文化活动因经贸活动而更务实”。

  “中国创办最早的服装节是大连服装节。大连服装节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品牌大节。就宁波国际服装节与大连的国际服装节相比,我认为宁波的优势是,宁波的服装产业基础非常深厚,服装节的影响力可以直接作用于服装产业。”张松才说。

  第11届宁波服交会为了使展会功能更加完善,主办方划分了6-7个独立展馆彩神,把有代表性的企业划分开,大品牌集中起来,国际品牌集中起来,小品牌集中起来。而在过去,宁波服交会上大品牌与小品牌相隔不远。部分小品牌被允许在现场销售,这经常被大品牌所不屑。如今,独立的区域使它们互不干扰。

  张松才说:“这次服交会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中小企业参展踊跃,面辅料等服装的上、下游企业都参与到了服交会当中,发挥出了更大的产业基础优势;二是面向沿海城市的推介工作卓有成效,目前一批很有影响力的外地知名企业纷纷参展;三是大品牌的集中展示。”

  在市场竞争中,展会的专业性、国际化水平、文化与经贸价值等等综合因素,决定了它未来的命运。

  在政府对展会实行的变革中,企业究竟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和姿态去应对?虽然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从展会规模、行业知名度、宣传力度、主办单位声誉、历届展会信息反馈等众多方面来判断,宁波服交会这一老牌展会在宁波的地位、声誉,在众商家和看客的心中,依旧是一道值得期待的风景。

  在不久前举行的“服装名城——宁波”创新与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政府官员、服装企业和专家学者坐到一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场规模不大的研讨会,显示了宁波对于老牌节庆活动的求变之心。服装节庆多如牛毛,该出精品了。

  从1997年开始至今,宁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和宁波国际服装服饰交易会。用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大活动办主任张松才的话说,从小到大,从粗到精,每一年的服装节都为宁波服装企业在家门口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和扩大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宁波有将近10万家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会展的方式来增加订单,扩大国际、国内市场。以服装产业见长的宁波,通过早期培育的服装节,很好地扩大了产业知名度,更重要的是给企业带来了实在的好处。如今宁波已拥有纺织服装类中国驰名商标9个,中国名牌产品20个。

  好处那么多,大家抢着办也就不奇怪了。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上百个有不同背景的服装节(会)。就规模和知名度而言,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宁波、大连、深圳几个少数的地区性服装节庆。但洗牌和整合仍在所难免。不创新不求变就是后退。

  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在第十一届服装节组委会秘书长、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学明看来,宁波服装节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是求变的结果。“几乎每届展会都提出了与之适应的主题活动,如从服装文化至服装经济、名城之约、海上丝绸之路、融合与发展、合作与依存、合作与发展、融入全球化、提升产业链等。”而今年,宁波的动作似乎更大,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宁波服装和服博会万里行活动,先后走访了20个城市与服装行业主管部门、服装制造企业和贸易企业,并进行了相关座谈和推介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以宣传宁波服装产业、宁波服装文化、宁波服博会和中国服装名城(即“三服一城”)为核心内容。

  周学明透露,将来,宁波会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杭州的时尚、绍兴的面料、台州的机械以及温州的辅料,都可以通过宁波服装节这个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以城市群打造服装节品牌。”

  “宁波有产业优势,杭州有时尚元素,台州有生产水平。博采众长,抱团出击,自然力量无穷。”在周学明看来,这个宁波今后将着重打造的产业合作平台会带来很多利好。

  “以前是竞争对手,现在可以是合作伙伴。”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利权说,以女装为例,宁波显然弱了一点,服装产业自身的文化属性没有得到完整的发挥,但杭州却把女装和时尚元素结合得很好。“大家一起用好服装节这个品牌,能达到共赢的效果。”而那些与宁波合作的城市,也可以通过服装节来利用宁波雄厚的服装产业基础和良好的服装产业集群,共享商机。

  “如果说红帮裁缝缝制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掀起了宁波服装业的第一次飞跃;从上世纪90年代宁波打造品牌服装开始到十届服装节的举办,涌现出了20多个中国名牌、驰名商标,是宁波服装业第二次飞跃;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确定,‘三服一城’的发展模式,将再掀起宁波服装业的第三次飞跃?”在“服装名城——宁波”创新与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宁波市经委副主任、服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周学明提出的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极大兴趣。

  “三服一城”的目标是建设中国服装名城,这一理念在宁波市也是首次提出。“单打独斗的品牌难以生存,能生存下来的也难以支撑一个产业。”周学明表示,未来宁波服装的发展,将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走“集体发展”的道路。

  据周学明介绍,为了宣传“三服一城”理念,扩大服博会的影响,从6月份开始,宁波启动了“宁波服装暨服博会万里行”活动,活动历经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青岛、温州、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北京、上海等20个全国服装产业发达的城市。将于10月22日至25日举行的宁波服交会也围绕整个服装产业链的要求,增加了许多专业活动,包括创业投资、科技成果发布、服装交易、新款面料时尚创意展示、高级人才招聘、服装流行静态、动态展示、品牌展演、中国服装论坛、品牌高峰论坛、商业营销模式研讨、供应链网络讲座、厂家商家洽谈会等15项活动。

  “服装文化是宁波成为服装名城的一个短板”。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利权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宁波的女装产业明显弱于男装。

  目前宁波女装年产量占全市服装年产量的30%左右,普遍存在“大企业、小品牌”的现象。

  陈利权认为,宁波更多地被人看作是服装加工名城,在服装交流、时尚发布、引导成熟稳定的服饰消费、培育消费文化等方面亟待加强。

  宁波市纺织服装行业办公室副主任周安邦介绍,宁波服装产量约占全国的12%,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全市服装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30%左右。宁波服装企业承接加工的能力是巨大的,这给一些企业“虚拟经营”提供了条件。

  宁波市社科院副院长林崇建认为,宁波有40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没必要全都搞生产,条件成熟的可以尝试“虚拟经营”,将自身的加工生产基地作为示范加工基地。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核心企业成为国际著名品牌企业,加工企业做专、做精,成为名配角。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虚拟经营案例,博洋、美特斯邦威等都是虚拟经营的高手。